爱的艺术 Acemyzoe

《爱的艺术》——埃利希-弗洛姆

高中语文课本中曾节选过《爱的艺术》中有关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等内容,而我本人借此也想了解何为爱。或者更狭义地说,期盼解答我的诸多问题:爱情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不同的爱情观是怎样定义的?

爱,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纵情享受的、与人的成熟程度不相关联的一种生活情趣。

一个人如果不是极其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使自己具有一种能动的生活态度,那么他对爱所付出的全部努力必定如水东流;一个人如果不能够爱他的同胞,不真正具有谦和、勇敢、忠贞的教养,就不可能得到爱的满足。而在缺乏这些品质的文化环境中,要想具备爱的能力也就难乎其难。

爱情可能一直很神秘,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认识和实践。

爱是一门艺术

爱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愉悦感?

前者需要知识、需要努力。后者则是概率问题,需要一个运气。

爱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被爱和变得可爱?or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

前者:变得可爱和获得成功是一回事-“赢得朋友,影响他人“,一般途径无非是有钱有势、肉体衣着迷人、风度优雅、谈吐风趣等等,让自己变成一个为大众喜爱的迷人的性感的混合物。

爱没有什么可以学习?

爱没有什么可以学习?其基础观念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关于对象的问题,人们认为去爱并不困难,但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去爱(亦即被适当的对象所爱)。

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互利交换的观念为基础。一个有吸引力的姑娘、一个有吸引力的男人——就是他所值的价钱。

我尽力满足成交条件;对象也应当从社会价值的立场认为我称其心意,同时必须是在考虑了我的公开的或潜在的财产与前途后会要我的。这样,当两个人在考虑了各自的交换价值的限度后,感到他们已经找到了在市场上所能得到的最佳对象时,他们便恋爱上了。

在一种买卖成风的文化中,在一种物质利益的成功具有突出价值的文化中,人类的爱情关系也遵循着那种统治着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的同样的交换模式,这自然是丝毫不必惊讶的。

所以我设想,当共产主义实现之时,物质财富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精神生活也极大丰富,那么这时的爱情会是怎样的。

falling in love & being in love

人们通常把“堕入”爱网时的最初体验和存在于爱之中(或更确切地说,“置身”与爱之中)的持久状态混淆起来。

突破封闭、打破隔阂,这种合为一体的时刻乃是人生中最令人激动、最令人兴奋的体验之一。但这类爱是好景不长的。所产生的那种强烈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

就爱情而言,falling in love是拆掉高墙建立关系的开始,这个奇迹不可持久,being in love的最后是,“我爱你,因为你一直是你。”

如何学习一门艺术

学习一门艺术的过程可以简便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精通理论;一是善于实践。

有在经过大量的实践以后,理论认识的结果与实践的结果完全融合为我的直觉(这是精通艺术的内核)时,才能说我已成为这门艺术的大师。

第三要素:精通这门艺术必须是最高的旨趣所在,必须认定世界上没有其它任何东西能比这门艺术更为重要。

是不是只有那些我们认为能赢得金钱和名誉的东西才应被看成是值得学习的,而爱──在现代意义上它“仅仅”有益于灵魂,但却无利可图──则是一种我们没有权利对之费神过多的奢侈品呢?

爱的理论

爱-对人类存在问题的解答

人的本质在于人已经从动物的王国中、本能的适应中挣脱出来,虽然他绝不曾离开自然,他仍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他已经超越了自然;而一旦从自然中挣脱出来,他便不可能返回于自然了。

人只能通过发展他的理性,通过找到一种新的和谐、一种人间的和谐而向前发展,而不能去追求那一去不复返的前人类的和谐。

个人的一生也是不断成长的,30岁的我大概不会再去写20岁时所作的诗。

人生于世,便从本能的状态进入了不确定的、开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唯有过去是确定,关于未来则只有死亡才是确定的(当然,过去并非静态的,过去的人和事仍会在后续的时间长河中掀起波澜。)

人天生赋有理性,他是“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生物”;他有自我意识,有对其同伴的意识,有对过去的意识,也有对未来可能性的意识。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分离的实体,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短促;他意识到自己生不由己,死亦不由己。他意识到他将先于他所爱的人死去,或者他所爱的人死在他的面前;他意识到自己只身一人,孤苦伶仃,在自然和社会的压力面前无依无靠。这一切使得这种分离不和的存在对他来说成为一个不堪忍受的牢狱。如果他不能从这个牢狱中解放自己,不能伸出手来,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与他人、与外界拥抱结合,他就会丧失理性。

人类存在问题

人类──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中──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都要解决同一个问题:怎样克服分离,怎样实现结合,怎样超越个人的自身生活,并找回和谐。

答案则是多样化的。它可以通过动物崇拜而得到解决,可以通过人类牺牲或军事征服得到解决,也可以通过纵欲奢华、禁欲克己、拼命工作、艺术创造、爱上帝、爱人类以及其它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

问题的解答依赖于个人所达到的个性化程度,也与社会发展有关。婴儿时期通过母亲克服分离感,只要母亲在场,他便不会有分离感。幼年时期他和自然是合一的,土壤、动物、植物等仍是人的世界。

狂欢型性行为

除了瞬息之间,性行为永远不会在两个毫不相爱的人之间架起桥梁。

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克服分离的一种自然和正常的形式,是对孤独问题的一种部分解答。然而,对于许多没有用其他方法来减轻其分离感的人来说,寻求性高潮所起的作用与酗酒和毒瘾的作用没有多大差别。在绝望中,他力图逃脱由分离而造成的焦虑,其结果只能是愈加强烈的分离感。

群体相一致

在当代西方社会里,与群体的融合也是克服分离的普遍方式。在这样一种融合中,个人的自我消失在一个大范围内,目的是要使自我归属于群体。如果我和其他人都一样,如果我没有与众不同的情感或思想,如果我遵从集体的习惯、服饰甚至观点的模式,那么,我就得救了;我就从骇人的孤独体验中得救了。

大多数人未意识到这种情况,他们生活在幻想中,幻想他们追随着各自的思想和爱好,幻想他们是个人主义者,幻想他们所形成的观点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幻想他们的想法只是凑巧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模一样。而大家思想上的完全一致,又被当作“他们的”思想的正确性的一种证明。

由于依然存在着体会个性的需要,这种需要就在细微的差别上得到满足。比如衣着、服饰、信仰喜好等。

平等

一方面我们是同一的,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单一的实体,是一个独特的宇宙。

例如,这种对个体单一性的确认在犹太教法典的规定中表述为:“无论何人拯救了一条生命,他仿佛拯救了整个世界;无论何人毁灭了一条生命,他仿佛毁灭了整个世界。“

平等作为个人发展的条件也是西方启蒙运动的哲学概念的含义。它意味着(尤以康德阐述得最为准确)任何人都不是实现他人目的的手段。人人都是平等的,因为人人都是目的的,而仅仅是目的,而决不是互为手段。

平等的含义已经改变了。平等,在今天指的是机械般行动的人的平等,是已丧失了全部个性的人的平等。今天的平等与其说意味著“同一”,不如说意味著“一样”。

男女平等。

性区别正在消失,随之性爱也在消失,因为性爱正是建立在这种性区别基础上的。男人和女人变得一样了,不再是对立两级上的平等者了。当代社会鼓吹这种无个性的平等,把它作为理想,因为这个社会需要个个都一样的原子人,使他们平滑而又毫无摩擦地聚成一团;所有的人都遵从着一样的命令,然而每个人都确信他在顺从着自己的愿望。正像现代化的大批量生产要求商品的标准化那样,社会进程也要求人的标准化,而这种标准化则被称为“平等”。

群体相一致这种解决方法所关注的主要是精神而不是肉体,因此与狂欢型解决方法相比,更加不足以抚慰分离的焦虑。群体相一致只有一个好处:它是永久的,而不是短暂的。

创造性行为

达到融合的第三种方式在于创造性活动,无论是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还是手艺人的创造性活动。在任何一种创造性活动中,创造者都把自身和他的材料融为一体,而材料则代表着外在于他的世界。

在所有各类创造性活动中,工作者和他的对象成为一体,在创造过程中,人将自身和世界结成一体。然而,这种情况只发生于生产性工作中,只发生于那种由我来计划,由我来生产,由我来看到工作结果的工作中。

在生产性工作中所实现的联合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联合;

在狂欢的聚合中所实现的联合只是短暂的联合;

凭借一致所实现的联合仅仅是虚假的联合。

因此,它们都只是对存在问题的片面回答。

全面的答案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在于实现与另一个人的融合,在于爱。

当我们说爱的时候,我们所谈论的是哪一类融合。我们所说的爱是作为对存在问题的成熟回答呢,还是我们说到的那些可以称之为“共生性融合”的爱的不成熟形式呢?

共生性融合

共生性融合以孕妇与胎儿之间的关系为其生物学模式。她们是两个人,但也是一个人。她们生活“在一起”(共──生的),她们互为需要。

成熟的爱与共生性融合恰成对照,它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

爱是一种主动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是“分担”,而不是“迷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爱的主动性特征可以这样描述: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给予

市场性格愿意给予,但这仅仅是为了换取接受;没有接受的给予对于他来说就是被欺骗。

非生产性取向占主要地位的人都把给予当作一种力量的枯竭。因此这类人中大多数都拒绝给予。有的人认为给予是牺牲,因而以此为德行。他们感到这是正义,因为这种给予是痛苦的,人应该给予;对于他们,给予中的善在于承认了牺牲的行为。对于他们,给予比接受是更高的道德标准就意味着经历被剥削比体验享乐更好。

对于生产性性格,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这种提高生命力和潜能的体验使我充满了欢乐。因为我作为流溢、消耗、活着的我而体验着我自身,因此是快乐的。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

例子:男子把他自身、他的性器官给予女子。在性高潮的瞬间,他把他的精液给予了女子。

对于女子,她打开了通向其女性核心的大门;她在接受的行为中给予着。对于她,给予行为再次出现时,她的作用不再是爱一个人,而是一个母亲。她把自身之物给予正在体内长大的胚胎,她把乳汁给予婴儿,她把体温给予孩子。不给予将是痛苦的。

一个人把什么给予另外一个人呢?

他给予另一个人的是他生命的活力;他给予另一个人的是他的欢乐、他的旨趣、他的理解、他的知识、他的幽默、他的悲哀,给予了他的生命时,他使另一个人富有起来,通过提高他自己的生命感,他提高了另一个人的生命感。他并不为接受而给予,给予本身便是极大的快乐。

给予暗示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一个给予者,而且他们分享着他们共同使之复返生命的东西。

尤其是对于爱,这就意味着: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软弱无能就是没有能力产生爱。

“假定人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换取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跟人和自然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同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明确表现。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注: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汉译单行本第108页)。

除了给予这一因素外,爱的主动性还包含关心、责任、尊重、认识。

关心

爱是对我们所爱的生命和人或物成长的主动关注。缺乏这种主动的关注,就不是爱。

你怜悯这棵葫芦树,但你对它既没出过力也没使它长大,它在一夜之间长大,又在一夜之间死去。

上帝向约拿阐明,爱的真谛是为某些东西“出力”,并“使某些东西成长”,爱和劳动是不可分的。人人都爱自己出过力的东西,同时也为他所爱的东西而出力。

责任

今天责任常常意味着义务──某种从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东西。但是,真正的责任则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是我对另一个人的需要──表达的或未表达的──的反应。

在成年人的爱中,则主要是指关心另一个人的精神需要。

尊重

缺乏尊重,责任就会很容易地堕落为统治和占有

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个性。

如果我爱另一个人,那么我就会感到和他或她是一体,但他还是他,并非把他作为为我所用的对象而需要他。

只有我实现了独立,只有我不需要拐棍就能站立和行走,不统治也不利用任何他人,尊重才是可能的。尊重的存在在于只有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

认识

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尊重;没有认识的引导,关心和责任将是盲目的。

了解事物和生命之秘密的渴望

认识与爱的问题之间还有一个更为基本的关系:融合另一个人以便超脱自身的分离之牢狱这一基本的需要是与另一个人的特殊欲望──了解“人的秘密”──密切相关的。

爱是认识的唯一途径,爱在融合的行动中回答了我的追求。在爱的行为中,在给予自身的行为中,在对他人渗透的行为中,我找到了自己,我发现了自己,我发现了我们两人,我发现了人。

特尔斐格言:认识汝自己

我们知道,我们永远无法“抓住”人的秘密,无法“抓住”宇宙的秘密,但我们又知道,我们能够在爱的行动中了解人和宇宙的秘密。

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有它的限度,心理学的终极结论就是爱。

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是相互依存的。

它们是在一个成熟的人身上所能发现的共存因素;

也就是说,在一个生产性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只想拥有自己曾为之出过力的东西,放弃了全知全能的自恋梦想,已经获得了基本内在力量──而这种内在力量又只能由真正的生产性主动活动所给予──的谦卑的人身上的共存因素。

!从未有过爱人追求而不为所爱的人追求。

!白昼和星夜形似敌人;但二者都为一个目的尽力。每个人都为完善共同的职责爱着另一个。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自恋:外部现实──他人和事物,只是在满足或妨碍身体的内部状态时方有意义。实在的只是内在的东西;外在的东西之所以实在,只是因为我的需要,而决不是由于它本身的性质或需求。

母爱:我被爱因为我存在。母爱是无条件的。我要做的一切就是存在──作为她的孩子而存在。

母爱的无条件性也有一个消极的方面。母爱不仅不需要被报答,而且也不能被获取,被产生,被控制。有了母爱,就像有了祝福;没有母爱,生活中就失去了美──我无法创造母爱。

幼儿的爱遵循着这样一条原则:“我爱因为我被爱”。成年人的爱则遵循这个原则:“我被爱因为我爱”。不成熟的爱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则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终于这孩子──他现在也许已是一个青年──克服了他的自我中心,他人不再只是满足他的需求的工具。其他人的需要与他自己的需要是同等重要的,事实上,其他人的需要变得更为重要了。通过爱,他脱离了由于自恋和自我中心而构成的孤独和分离的牢房。

爱的对象:从母亲到父亲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

父亲代表着人性存在的另一极──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纪律的世界,旅行和冒险的世界。

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其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你的义务,因为你像我”。

消极:服从成为主要的优点。不服从则是主要的缺点,──对不服从的惩罚就是收回父爱。

积极:由于父爱是有条件的,因此我就能够通过做点什么事获得它,我可以为得到父爱而努力;这种爱与母爱不同,它是在我的控制之内的。

在理想的情况下母爱并不力图阻止孩子成长,也不试图对孩子无依无靠的状况加以保险。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过分焦虑,这样就不会用她的焦虑影响孩子。孩子长大成人,并最终和她分离,这个愿望应是她生命的一部分,父爱则应该由原则和期望所引导;父爱应该是耐心的、容忍的,而不该是恐吓与独断。他应该给成长中的孩子以日益增强的能力感,最终使孩子成长为自己的权威,而不依靠父亲的权威。

最后,一个成熟的人逐步达到这一点,他是他自己的母亲,也是他自己的父亲。

成熟的人的爱既有母亲的良知又有父亲的良知。如果他仅仅保持父亲的良知,他会变得严厉和缺乏人性;如果他仅仅保持母亲的良知,则很有可能失去判断力,妨碍他自己和其他人的发展。

爱的对象

爱主要地不是和具体的人相联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的取向,这种态度的取向决定了一个人和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的联系性,而决非只是和一个爱的“对象”相联系。

没有明白爱是一种能动性,是灵魂的一种能力,而是认为所要找到的只是一个正确的对象。这种态度就像一个想绘画的人,但是他不去学习绘画技术,却说什么必须等待正确的对象,当他找到了这个正确的对象时,他就会画出美丽的图景来。

如果我真的爱一个人,那么我一定爱所有的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某个人说:“我爱你”,我一定能说:“在你身上我爱每一个人,通过你我爱这个世界,在你身上我也爱我自己。

爱的类型取决于爱的对象

胞爱

最基本的爱的类型是胞爱,它构成了各种类型的爱的基础。我说胞爱,是指对任何其他人的责任感、关心、尊重和认识,以及深化自己生活的期望。

胞爱是对全人类的爱;它不以排他为特征。

我们都是一个人。才能、智力、知识上的差别较之人性同一这个人类的核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我只看到另一个人的表面,那么就只看到了我们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使我们相分离。如果我从表面深入到核心,我就会看到我们的同一性──我们的兄弟关系。

爱无依无靠的人,爱穷人和陌生人,则是胞爱的开始。

通过对无依无靠者的同情,人开始对他的同胞产生了爱;在自爱时也爱着需要帮助、软弱和不安全的人。同情意味着认识和认同。

母爱

母爱是对孩子生命和需要的无条件肯定。

这种肯定一方面为保护孩子的生命和成长,关心和责任绝对是必要的。另一个方面则比这种保护更深一些:对孩子逐渐灌输热爱生活的态度,从而使孩子产生这种感觉:活着是美好的,做个小男孩或小女孩是美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美好的!

奶是爱的第一方面的象征,是关心和肯定的象征。蜜则是象征着生命的甜蜜、生活的幸福和对生命的爱。

与胞爱和性爱的对等关系正好相反,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平等的。

由于母爱具有利他、无私的特点,因此一直被视作最高尚的爱,最神圣的情感。

这种超越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其根源在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在于人类并不满足于只是扮演造物的角色,在于他不能接受自己只是从怀里掷出来的骰子而已。他需要作为创造者的感受,需要作为一个超越了被创造的被动地位的人的感受。实现这种创造的满足有许多方法;最自然也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母亲对她的创造物的关心和爱。在婴儿身上她超越了自己,对婴儿的爱给予她生命以内涵和意义。

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

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只有她能够爱丈夫、爱他人的孩子、爱陌生人、爱全人类,只有她能够爱,她才是一个真正爱着的母亲。检验的标准是看她是否愿意承受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

性爱

胞爱是平等者之间的爱;母爱是对无依无靠者的爱。

性爱却与上述两类爱不同:它是对完全结合的渴望,对只和一个人融合的渴望。它的本质是排他性的,而不是普遍的。

分离感的克服

爆发性的“堕入”情网的体验是短命的,亲密感主要是通过性交往而建立的。因此他们所体验到的与另一个人的分离主要是肉体的分离,因此肉体的融合也就意味着分离被克服了。

诉说自己的私生活,自己的希望和焦虑,表现自己的天真或幼稚的方面,建立一种面对世界的共同兴趣,所有这些都被当作是在克服分离。

其结果是寻求对另一个新识者、新的陌生人的爱。这个陌生人再次转变为“亲密者”,堕入情网的体验又一次使人兴奋和紧张,这种紧张又逐渐地消失,而最后则以希望另一次新的征服、一次新的爱而告结束──总是幻想新的爱会不同于以前的那些爱。这些幻想很大程度上是由性欲的欺骗性造成的。

爱的确能激发性结合的愿望;然而这时,肉体上的关系并没有贪婪,没有征服或被征服的愿望,而只是温柔地交融。如果肉体结合的欲望不是由爱所激起的,如果性爱不是同时也是胞爱,那么其结果只不过是短暂而放荡的结合而已。

我们都是一个人,然而我们每一个人又是唯一的、不成双的实体。因为我们都是一个人,因此我们能像胞爱那样,以同样的方法爱每个人。但是,因为我们又都互有差别,因此性爱要求某种特殊的、高度个性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只存在于一些人之间,而并非存在于所有人中间。

自爱

《圣经》中“爱你的邻居就像爱你自己一样”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暗含着人对自身完整性和唯一性的尊重、对自我的热爱和理解,与对另一个人的尊重、热爱和理解是不可分割的。爱自己和爱其他任何人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心理学前提:不仅他人,而且我们自己都是我们情感和态度的“对象”;对他人的态度和对我们自己的态度本质上是有联系而非矛盾的。

真正的爱是生产性的表示,它意味着关心、尊重、责任和认识。它不是为某人所爱之意义上的一种“情感”,而是为所爱之人的成长和幸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奋斗,它根植于自身的爱的能力中。

爱某个人是爱的能力的实现和凝聚。爱一个人就意味着爱人类本身。

对人类的爱是爱一个具体的人的前提,但一般来说,对人类的爱是在爱具体的个人时获得的。

人对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确定,根植于其爱的能力,也就是说,根植于关心、尊重、责任和认识。

自私/自恋:自私的人,爱自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事实上他仇视自己。缺乏对自己的喜爱和关心,只不过表明他缺乏生产性能力,只能使他空空如也,处处不如意。他必然是不幸福的,必然是焦虑地谋划着从生活中捞取满足,而他本人又妨碍着自己获得满足。他看起来是太关心自己了,但实际上他只是用一种不成功的企图掩盖和补偿真正的自我关心的失败。弗洛伊德认为,自私者是自恋,好像他从他人那里收回了他的爱,并把这个爱转向他自己。的确,自私的人没有能力爱其他人,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爱他们自己。

爱的实践

艺术的实践

就爱的艺术而言,这意味着任何渴望在这门艺术中成为行家的人,必须通过在其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实践纪律集中耐心,从而开始学习这门艺术。

纪律:在固定的钟点起床,白天,把相当量的时间用于诸如沉思、阅读、听音乐、散步等活动上;不要沉溺于躲避现实的活动,如读神秘故事、看电影,至少不要超过一定的限度;不暴食、不暴饮;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起码的准则。然而,重要的是,纪律不应像规定那样,从外面强加于人而付诸实践,它应该成为一个人自身意志的表现;它使人感到愉快,而且,人让自己慢慢地习惯于某类行为,以致到后来,如果停止实践这种行为,人就会想念它。

集中:在学习集中时,最重要的步骤是学会不读、不听、不抽或不喝,做到个人独处。的确,能够集中意味着能够一人独处,很显然,独处的能力是爱的能力的条件。

like 打坐、静坐等训练

除了这种训练以外,还必须学会集中精力做每一件事──聆听音乐、阅读书籍、与人谈话、观赏风景。这一刻正在从事的活动必须是唯一要紧的事,必须对此全神贯注。只要人的精力是集中的,正在做的是什么无关宏旨;重要的事情和不重要的事情都取得了一个新的实在范围,因为它们吸引了人的全部注意力。学习集中要求尽可能地避免琐碎无聊的谈话,即并非真正的谈话。

与他人交往中的集中,首先意味着能听。

精力集中,意味着完全生活在现在,生活在此时此地,当我正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并不考虑下一件要做的事。勿用说,这种集中必须首先为互相爱恋着的人们所实践。他们必须学会互相亲近,而不应像大家习惯了的那样,以各种方式相互疏远。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敏感,他就不能学会集中。当人烦躁、生气、趋于幻想或其它躲避活动时,也会这样做。只要意识到它们就行了,不要千篇一律合理地说明他们,而我们所能采用的也正是这种方法;而且,敞开胸怀,面对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因为它会告诉我们──常常是相当迅速地──我们为什么焦虑、压抑和烦躁。

爱的能力

实现爱的主要条件是克服人的自恋

与自恋相对立的是客观性;这是一种按照其真实面目,客观地看待人和事物的能力,是能够把客观的图景和由欲望恐惧所构成的图景区别开的能力。

客观地思维的能力就是理性;理性背后的情感态度是谦卑。只有从幼稚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梦中醒来,只有达到一种谦卑的态度,客观地思维和运用理性才有可能。

就爱的艺术之实践的讨论而言,这意味着:爱依赖于相对的无自恋,它需要发展谦卑、客观性和理性。人的整个生命都必须为此而努力。谦卑和客观性是不可分割的,就像爱是不可分割的一样。如果我不能客观地对待陌生人,我就不能真正客观地对待我的家庭,反之亦然。如果我想学会爱的艺术,须力求在每种情况下都保持客观,从而敏感地对待我没有保持客观性的情况。我必须努力懂得,我的关于另一个人及其行为的印象,由于受到自恋倾向的扭曲,因而和那个人不受我的兴趣、需要和恐惧影响的现实存在是不同的。一旦获得客观性和理性的能力,就走完了精通爱的艺术之路的一半路程。但是,必须对每一个和我们发生关系的人都保持客观性和理性。如果某个人想把客观性只留给所爱的人,认为在他和世界其他人的关系上能省却客观性的话,那么,他不久就会发现,他在两边都失败了。

爱的艺术的实践是要求信念的实践

相信另一个人意味着确信他的基本态度、他的人格核心、他的爱的可靠性和不变性。

同样,我们也相信我们自己。我们意识到在我们的人格中,存在着一个自我、一个核心,它是不可改变的,不管环境变迁、观点和情感上有一定变化,它坚持通贯我们的生命。

谈到爱的问题,就是要信任自己的爱;相信自己的爱具有在他人身上产生爱的能力,并相信自己的爱的可靠性。

相信他人的另一含义是指我们相信其他人的潜在可能性。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潜在可能性。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控制建立在对潜在可能性的发展缺乏信念的基础上,建立在确信只有成年人才能给孩子灌输好的东西、同时压抑似乎是不好的东西,孩子才能顺利成长的基础上。

信任他人的极点是信任人类。给予了适当的条件,人类的潜在可能性将有能力建造一个由平等、正义和爱的原则所支配的社会秩序。

我们信任自己的、其他人的以及整个人类的潜在可能性,因为,而且只是因为我们具有自己的潜在可能性生长的体验,我们具有自己的潜在可能性生长的现实,以及自己的理性和爱的力量的体验。理性信念的基础是生产性,我们怀有信念地生活,意味着生产性地生活。

信念需要勇气,也就是需要冒风险的能力和承受痛苦及失望的意愿。

爱是一种能动性或主动行为;如果我爱,那么我就处于一种主动地关心所爱者的常态中,不过,不仅仅是关心他或她。

睡觉是非能动性的唯一的本来状态;懒惰在清醒的状态中是没有地盘的。

不感到厌烦或不使人厌烦是爱的主要条件之一。

从早到晚,始终保持思想和情感的主动活动,保持眼睛和耳朵的主动活动,避免内心的懒惰(不管这种懒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接受、藏在心里不说不做、或者干脆虚郑时光),做到这些,对于爱的艺术之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爱还和社会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如果爱意味着对每个人都持有一种爱的态度,如果爱是一种性格特征,那么,爱就不仅必然存在于一个人与其家庭以及朋友的关系中,而且必然存在于他与所有在工作、事业或职业中有所接触的人的关系中。

爱的实践必须从认识公平和爱的区别开始。

公平伦理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伦理的特殊贡献。公平,意味着在商品交换、服务交换中,在情感的交换中,不使用欺骗和诡计。“你给我多少,我就给你多少”,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道德公理,不管给的是物质商品还是爱。

爱你的邻居,意味着感到对他负有责任,你和他是一个人。而公平伦理意味的不是感到有责任,不是感到你和他是一个人,而是感到疏远和分离;它意味着尊重你的邻居的权力,但不是爱他。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的确和爱的原则是不相容的。但是,具体地看待现代社会,就会发现它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在现存的制度下,能够爱人们的,必然是与众不同的人;在今天的西方社会,爱必然是一个非常的现象。如果爱要成为一种社会的、而非高度个人化的、凑凑合合可有可无的现象,那么,就必须对我们的社会结构作一番重要的剧烈的变革。

如果要人能够去爱,那么,他就必须被摆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经济机器必须服务于他,而不是他服务于机器。他必须能够分享经验、分享工作,而不是充其量只分享盈利。社会必须以这样的方式加以组织: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社会的爱之本性不是与他的社会存在相分离,而是与其社会存在结合成一体。

爱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中的衰变

TODO